查看原文
其他

【高研值】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研究报告

2017-11-23 器械之家

让天下没有难找的医疗器械服务信息!

“医疗器械助手” 让一切触手可及!

点击图片



骨科是近处来不少医疗器械巨头最为看重的领域,同时也是招标中被砍价最多的领域,在这样的看好与被砍的交替中,这个市场的未来发展将是如何?


一、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发展沿革

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发展时间不长,时间只有20年左右,90年代的骨科医械市场基本属于买方市场,骨科医生很多都在找厂家,求厂家做一些适合的产品,90年代开始逐渐有外资进入,同时也诞生了一批本土民族企业。

骨科主要是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、生理和病理,其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、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,在以上三种治疗方法中更加偏重于手术治疗,占比最大。

医疗器械按照物理架构可分为内固定和外固定的两种方式,植入体内的称之为内固定主要包括关节、接骨板、螺钉等等,外固定是在体外的一种固定方式,主要包括外固定架,夹板、绷带、石膏等,两种方式相比主要以内固定为主,两种方式都是为了固定骨折断端促进骨痂形成尽快痊愈。

二、骨科概念及其学术分类

从治疗的角度划分,骨科医疗器械可以分为创伤类、脊柱类、关节类、足踝类。创伤类是最普遍的,也是最基础的,其次有脊柱类、关节类,现在出来一个新兴的足踝科,现在在一些大型的医院分类更细,有些甚至将脊柱类还细分为颈椎、腰椎等。

首先是创伤类,创伤类又分为小儿创伤、成年人创伤类,创伤类常用的器械主要包括骨钉、外固定架等等,创伤类的内固定方法还可细分为外固定和髓内固定,外固定主要包括钢板、螺钉,髓内固定主要用于干骨骨折中的一些髓内针(钉),髓内、髓外固定很多病症是相通的,很多适应症使用两种方式都可以治疗,可以根据手术者的喜好程度和手法来选择;

其次是脊柱类,脊柱类从临床上又可以分为创伤以及退行性病变,创伤主要是外力比如车祸或高空坠落造成的骨折,退行性病变主要是指日常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,还包括一些先天畸形、肿瘤,脊柱内固定又包括螺钉和颈前钢板,还有一些做微创椎体成形的产品;

最后是关节类,主要是围绕人体软组织和韧带组成的结缔组织,最大的关节主要是髋关节和膝关节,其他的如肘关节手术量较小,髋和膝关节占主要;

此外,还有足踝类,它是最近几年的新兴的学科,之前是手足外科,现在单独列出来成为足踝科,这几年借助于一些医疗器械公司的开发,有一些新产品面世,之前足踝科的医生没有很多产品可供使用,基本就是克氏针然后再打螺钉,创伤主要是一些外力受伤,矫形主要是退行性病变的一些问题,之前不太受关注,但现在病人量非常多。

三、国内骨科市场概况

骨科医疗器械从整体医疗器械占比来看,大致占到6%左右,骨科器械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也被看做是高值耗材,技术含量较高。调研报告显示,过去几年内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均达到了20%以上的符合增长,到2018年基本上也有15%的复合增长率,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10亿,期间增长比较大的是关节和脊柱类,可以达到20%以上。

创伤整个市场份额是最大的,有32%,整个国家建筑行业增长比较慢,酒驾管控也越来越严格,创伤类增长也相对缓慢,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,关节和脊柱的增长量相对较大,2009-2015年关节类的年均复合增速可以达到20%以上,2015年关节类植入物的市场份额为40亿元,关节置换目前主要以进口厂家为主,国内的厂家也在不断进步,技术也在不断追赶。

以关节置换技术为例,临床上一般使用的寿命是15-20年左右,国内和国外主要是在技术和工艺上有些差异,现在也在逐渐缩小距离,另外国外有些公司垄断了原材料进而形成一定壁垒。

其次是我国国产化率的分析,09-14年市场占有率达到40%,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上升,据了解国外的厂商中只有施乐辉完成了15年全年的计划销售指标,其余厂商都没有实现预定的销售目标。以创伤类进行比较,目前这类是所有骨科医疗器械行业里国产化率最高的种类,国产厂家基本上也能达到进口厂家的水平,在一些地方医院仍以国产厂商为主,关节、脊柱类产品在一线城市进口厂商多一些,很多国产产品在工艺细节上还无法与进口产品媲美。

从竞争格局来看,跨国公司一直在收购国内的企业,国内企业很多也在准备上市,国内骨科龙头威高骨科近期宣布借壳上市,威高的产品在临床上认可度很高,在细分产品上,创伤类、脊柱类产品在威高骨科整体业务中占比最大。

关节类方面,主要是爱康宜诚市占率最大,该公司成立时间较短,2002年前后成立,主要是与北京积水潭的专家合作较多,之后是春立医疗。威高骨科主要致力于抢夺一些进口厂商的份额,产品覆盖比较全面。

春立以关节为主,有一部分脊柱产品,凯利泰自身是脊柱类产品,主要是脊柱微创类(PKP和PVP椎体成形产品),后期整合江苏爱迪尔布局创伤领域。康辉已经被外资收购,个人认为国内企业被外资收购对自身来说比较不利,国内企业被收购以后若想开发产品,但是控制权在外国厂商手里没法开发。

从脊柱类产品来看,中国脊柱植入物市场收入由2009年的1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3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18.7%。2014-2018预计将继续按照18%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,2018年可达78亿元。

在一些大城市定点的大医院,脊柱类产品仍以进口品牌为主,在广大的县级医院和省市的地方医院,还是以国产品牌居多。其次是创伤类产品,根据PICO报告,中国创伤植入物市场收入由2009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8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17.6%。

2014-2018预计将继续按照16.9%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(数据可能偏乐观),2018年可达86亿元。创伤类主要还是以国产品牌为主,进口公司在临床上没有太大优势。

从关节来看,中国关节植入物市场收入由2009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24.5%。2014-2018预计将继续按照23.5%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,2018年可达76亿元。关节类高端的产品还是以进口公司为主,国内公司在原材料加工、工艺处理、喷层方面处理等方面要差一些。

四、国内外重点公司情况

1、强生医疗:强生公司最早是快消类公司,之后收购了DePuy公司,正式进入骨科领域,后来收购了辛迪斯公司,辛迪斯公司最早是由瑞士的一个AO协会组织成立的一家公司,这个协会制定了骨科创伤领域的标准,一般骨科医生进入骨科临床领域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AO标准,它制定了手术的操作方法。

比如一个钉板打在哪个位置合适以及什么程度均有要求,制定了标准以后又成立了辛迪斯公司,主要做骨科创伤类产品,在全球范围内市占率是最大的,国内在本土品牌未兴起之前,辛迪斯公司的份额也是最大的,很多器械公司都在仿制辛迪斯公司的产品,现在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降,被国产品牌替代。

2、史塞克:最早是从内窥镜起家的设备公司,手术设备在10年前的市场份额能达到80%以上,临床上认可度高,市场份额这几年在下降。国产品牌在兴起,史塞克的器械质量很好,但是成本昂贵,维修费用高。史塞克前几年的增长非常快,内部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很高,但这几年有所下降。

3、美敦力:比较有名的是心血管支架还有骨科的一些产品,在脊柱类产品方面是龙头老大,市占率在全球最高,2012年收购了康辉公司以及理贝尔公司。

4、捷迈:老牌的骨科器械公司,进入中国市场最早,10多年前国内许多医院的骨科主任都是捷迈公司培养起来的,所以对捷迈公司产品认可度非常高,前几年和邦美公司合并,它是一个关节类的公司,合并以后目前是这一领域市值最高的公司。

5、凯利泰:公司之前只做脊柱椎体成形产品,产品出来后迅速抢占国内市场,上市之后市值也很大,14年15年逐步收购江苏艾迪尔开始布局创伤类产品,在二级医院和下面的一些县级医院产品市场认可度高,一方面是品质,一方面是价格因素。

凯利泰主打的PVP和PKP产品主要是一些微创产品,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压缩性骨折,在没有凯利泰的产品之前,压缩性骨折只能靠在家静养恢复,有了PVP和PKP产品之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,所以凯利泰很快就爆发了,其他的竞争者有山东冠龙等。

6、威高骨科:威高骨科算是国内龙头老大,产品的质量非常好,公司位于山东威海,工厂规模算是亚洲最大,投资在2005年最高。该公司此前和美敦力合作了五年,美敦力本意是想收购威高,但是威高没有卖,二者的合作在业内认为威高骨科是获利颇多。在合作期间,威高脊柱类的产品突飞猛进地增长,到现在为止,威高还在为美敦力做代工。

7、春立、微创:春立公司是一家老牌公司,一直生产关节,以关节起家,上市之后生产脊柱产品。上海微创是留学生回国创立,主要领域是心脉和一些骨科产品,该公司主要是收购了美国Wright公司,Wright公司是世界上足踝产品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,足踝产品很好,国内的公司基本上都在仿制Wright的足踝产品。

五、骨科耗材的销售渠道及招标情况

骨科耗材以医院销售为主,国内最早的招标是07、09年,当时的招标分为地方卫生部和军队的总后勤部的招标,目前北京很多医院还在参考这些招标价格。从13、14年开始,很多地方开始招标,包括省级的招标、市级的招标。

目前河北招标刚刚完成,采取宁波模式。宁波模式在骨科里对生产企业影响比较大,招标降价还是比较明显的,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国产的企业替代进口的企业,将进口企业挤出市场,福建三明模式也是走的是低价模式

六、全球的发展趋势

关节类器械占比大,关节、脊柱产品的市场占比分别是44.75%、23.39%。随着人口的老龄化,需要置换关节的老龄人越来越多。行业整合加剧,外资一直在并购国内的公司,国际上的公司也在互相并购。

史赛克在2011年并购了神经血管部门,2014年并购了施乐辉,公司为了进入其他行业一般采取并购的方式。目前全球90%的市场被前10家进口公司占有。全球的骨科市场对中国给予了一定的启示,国内企业近年也在关节市场加大投入。

七、骨科行业未来发展展望

创伤类最早的理论是AO的理论,提倡的坚强的内固力,让钉钢板和骨骼端端紧密的贴合,但是一段时间发现造成一些断板断钉的现象,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个钉板不需要和骨骼断端紧密贴合,只要在手术中贴合就行,让板和钉之间有个版面的微动,以后出现了BO理论。

目前市面上出现比较多的是锁定板、锁定螺钉。创伤类在几大类产品中增长比较慢的,创伤类产品更多地是用在车祸病人上。关节是市场份额是很大的,前景很广阔。

前几年国内的关节产品材质主要是钛合金、纯钛。关节产品与创伤产品不一样,创伤愈合后,取出的钉板就没有用了。关节类的产品是代替本身的关节使用,会一直留在体内,目前临床给出的年限是15-20年。

脊柱类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微创,对于微创也有一些专家给出不同的看法,很多专家认为伤口是小了,但是是否能达到手术效果不能肯定。

PKP、PVP的手术属于微创,但是不能完全解决脊柱方面的问题,对于比较重的问题还是得采用传统的钉棒来解决。

来源:科讯网

相关阅读

『大开眼界』扒一扒,骨科医生的那十八般兵器


2017年全球骨科耗材巨头半年度财报分析


【一图看懂】骨科材料及骨科医疗器械市场


独家:北医三院骨科团队应用3D打印技术解决又一世界性难题丨奇点猛科技


如果让“冬兵”来做骨科手术


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机器人上岗——欲破解手术难题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